北京中科白癜风怎么走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7340799810666638&wfr=spider&for=pc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是个县级市,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它在明清时期被称为“京南第一府”,喜欢看古装剧的则知道这里明清进宫当太监的比较多,比如三德子……,有好事者还专门写了文章,配有明清时京城周边容易出太监地方的地图。某网文所配地图当然这个话题只是想引出今天的主角“河间”,请勿过度解读。“河间”一名是如何得来的?河间这个名字,得自于公元前年,汉高祖刘邦在此设河间郡。之所以称为“河间”,是和其地理位置有关的。那时候今天的河间一带,包括周边的今天北京市、天津市西部、廊坊、沧州广大的区域,是源自太行山的古虖池河(今滹沱河)、古滱水(唐河)以及来自更远方的河水(今黄河)即将入海的下游,除了这几条主要河流之外,它们的支流更是不计其数。那时候今天的天津市区尚未成陆,这一带的地貌大约类似今天于珠江三角洲的珠江入海口,河流众多并且沼泽密布。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河间郡就建立在了河水(今黄河)、古虖池河(今滹沱河)、古滱水(今唐河)三条主要河流之间的位置,郡城在今天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县城东南7公里的乐城(今河北沧州献县河城街镇魏村南)。此后虽然在两汉、魏西晋时期或为郡、或为国,但河间的名字一直未变,治所或者国都也均在乐城。河间国位于众多的河流之间为何河间又留下了“瀛州”这个美丽的名字?西晋末期的“五胡乱华”时,鲜卑族拓跋氏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在公元年(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时,一向仰慕汉文化并且后来将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的皇帝拓跋宏,在首都平城东南方临渤海之地,设立了一个州一级的行政区域“瀛州”,辖四个郡:章武郡、高阳郡、浮阳郡以及河间郡。统一北方之后的北魏北魏时的瀛州“瀛”字在汉文化里,具有一定的神仙属性,还能给人以气势宏大空间之感,是一个有着美好涵义的字。比如瀛洲是古代神话中的东海仙山;瀛眷是指仙眷,常用作对别人眷属的敬称;瀛寰是指地球水陆的总称,指全世界。因此,魏孝文帝以“瀛州”为名,可能也是寄托了像秦始皇冠派徐福找仙山仙药、汉武帝望海找仙山一样的意味:既然找不到传说中的瀛洲、蓬莱这样的仙山,就把位于国家东部海边的这一个州命名为瀛州吧。神话里的仙山“瀛洲”从此瀛州也成为了河间的代称,特别文人雅士更是在文学作品中以瀛州比喻河间,可能用这种在古代神话传说里的、虚无缥缈的瀛州来说一个具体的地方,让人感觉意境更加具有灵性吧。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文天祥的《过河间夜宿家则翁三绝》:“不为瀛洲复相见,阿戎翻隔万山云。”
梁潜的《送瀛令之任》:“都城东去路,何处是瀛洲。”赵完璧的《晚泊长芦》:“晚泊长芦月,凉生瀛海风。”戴王纶的《铁狮歌》:“狻猊日走五百里,镕铁一跱瀛洲水。”……在历史的进程中,瀛州、河间两个名字之间又有过哪些变化北魏所设瀛州,治所在位于今天河北省河间市的赵都军城。而在同一年,河间郡的治所也由乐城北移至了武垣城(今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南),至北历经两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等朝代多年的河间郡、国的治所迁离开了原地。隋河间郡隋大业三年改瀛州为河间郡,郡治河间。隋炀帝时废武垣县并入河间县,治所与郡同治于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驻地瀛州镇)。此后的唐代又改为瀛州,虽然在李隆基的天宝初年称过河间郡,但在短短几年后的肃宗乾元年间又为瀛州。此后经过五代十国、北宋初年州名未变。唐朝的瀛州宋朝徽宗赵佶大观二年(年)为显示河间的重要性,先将州升为了府,改名为河间府,又升为了“节度使”级别的“瀛海军”。至此,用了多年的“瀛州”作为行政区划之名不再使用,大家只能在古代诗句里来寻找它的存在。北宋的河间府金代仍为河间府,但它也是河北东路的治所。元代为河间路,明清时均设河间府。这些州、府、路治所均在河间县。为何要以“京南第一府”来形容河间?河间县地处水陆要冲,是向北联系幽燕、向南联系青冀的要地,用喜欢以“兵家必争之地”来形容某一地的重要的词语来形容这里:“此地乃兵家必争之地”。在春秋时期,齐就在这里经过攻打孤竹国;东汉末期袁绍与公孙瓒、曹操先后在这里征战;北魏拓跋氏是这里为进攻南方的基地;隋末群雄之一的夏王窦建德也是发迹于此;北宋时这里是辽向南侵宋的第一道防线;朱明王朝更是先自经这里北伐蒙元,后又有朱棣的靖难之役数次以这里为南下途径。朱棣的某次靖难之役路线因此,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中是这样形容河间府的:郡境陂泽沃衍,宜于耕植,且地滨沧海,盐鹾之利,军府所资。又舟车通利,四方供亿,皆取给焉。诚京师之南府,天下之津途也。大意就是这里土地适合耕种,又有盐可以卖钱可以发展军队。并且水陆交通方便,四方货物供给充足。真不愧是京师的南府、天下的门户啊。河间府与京师的位置图不知道今天咱们大家所知的河间府是“京南第一府”的说法是否自这句话得来的。但是从地理位置上看,河间在北京的正南方,在明清时候是京师往外地出行必经的第一个府,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也是毫无争议的。“京南第一府”河间府明、清时所辖区域范围有多大?明朝的北直隶有顺天、保定、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永平8个府。清朝取代明朝之后,清承明制,在清初顺治以及康熙初期和明朝相比直隶所辖府是一样的。康熙中期将宣府镇改为了宣化府,雍正九月以设天津府,乾隆四十三年设承德府,光绪二十九年又在承德府析出朝阳府。并且由于顺天府设四路厅的原因,顺天府成为了省一级,因此到了清末时的直隶省有11府。其中对河间府所辖区域影响最大的是因为新设了天津府,河间府的辖县由明初时的2州16县减少为清末的1州10县。明朝时河间府领2州16县:河间、献县、阜城、肃宁、任丘、交河、青县、兴济、静海、宁津县,景州领吴桥、东光、故城县,沧州领南皮、盐山、庆云县。明朝的河间府清朝顺治十六年,裁兴济县并入青县。雍正三年三月,裁隔壁的天津卫为天津州归河间府,九月升天津州为直隶州,析青县、静海县由天津直隶州管辖。雍正七年,升沧州为直隶州,南皮、庆云、盐山、东光四县属沧州直隶州。雍正九年,东光县又划回河间府,这种格局直到清末,共领1州:景州;10县:河间、献县、阜城、肃宁、任丘、交河、宁津、吴桥、故城、东光县。清朝的河间府民国二年(年)颁布了《划一令》,决定减少管理层级,废除清朝的府、州改为县,由省直管县。河间府就在此时废除,与河间府同城而治的河间县保留了下来,年10月18日,河间县成为了县级市,归沧州市管辖。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67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