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黄河国际慢城”景区图片来源:淄博市文旅局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是典型“沿黄县”,黄河过境高青县近50公里。近年来,高青县多措并举做好黄河流域文旅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进一步讲好“黄河故事”,取得显著成效。

高青刘春黄河险工区是观赏黄河的一处佳地,但开发为旅游景区一度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年8月,高青县强化“有解思维”,积极与黄河管理部门对接,创新破解系列难题,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在黄河大堤外侧防汛淤备区构建生态停车场等方式加固堤坝多米;以靓化、绿化、风景化为主,修复植被面积多亩;并同步做好文化传承,根据高青作为早齐文化发源地、田横故里的史实,设置太公广场、田横广场等。原来的险工区焕然一新,如今被评为AAA级景区,单日最高游客接待量曾达1.5万人。

由于地势低洼及黄河洪水冲刷,刘春险工区坝下形成了大面积盐碱涝洼湿地。为做好生态修复,同时破解沿黄旅游面临的同质化难题,高青县整合黄河、湿地、温泉、乡村、历史等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了高青“黄河国际慢城”。“黄河国际慢城”现有树木80余种、2万余株,绿化率达80%以上,吸引多种鸟类栖息,恢复湿地万平方米,坚持生态优先,同步涵养了水源。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漫修堂、风情慢岛、黄河风情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等也植入“慢城”,实现了黄河文化的全方位融入。

摒弃单打独斗、推动资源共建共享是高青县在黄河流域文旅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过程中的着力点。年、年,该县连续举办“山东(高青)黄河文化旅游节”,年,该县又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以节会为契机,与沿黄9省区广泛交流发展经验,为黄河文化传承、资源保护开发凝聚了共识、形成了合力。与此同时,高青县还发挥作为淄博市和滨州市交界地的优势,以“产业规划”突破“行政区划”,以黄河为中轴,融合滨州市西纸坊黄河古村落、魏氏庄园等历史文化资源,以“大康养”“大文化”“大旅游”为核心功能,着力打造以古村落小镇、文旅小镇、康养小镇为重点的“淄(博)滨(州)一河两岸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在位于高青县的“水乡”蓑衣樊村,水乡游览、乡村民宿、特色餐饮于一体的文旅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也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施“黄河旅游+”战略,高青县还做活产业扶贫文章,大力推进旅游特色村建设。蓑衣樊、沙李等一批贫困村靠旅游脱贫增收。

依托“黄河旅游+”,高青县重点带动以大芦湖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集农旅、文旅、康养、医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文旅项目的建设,发挥了旅游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独特作用;以黄河安澜湾和黄河国际慢城两大景区为龙头,打造了“百里黄河风情带”和“特色产业聚集带”,引导公司和农户开办农家乐、民宿等,培育黄河鱼馆街、龙虾小镇、黑牛小镇、黄河农牧小镇等一批特色产业龙头,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年,高青县黄河沿线农家乐、采摘园、民宿等旅游产业收入达6亿元,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了沿黄区域保护传承与开发的红利。

责编:贾亭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1595.html
------分隔线----------------------------